日常生活中
有的小伙伴可能会有
一些“不经意”、“下意识”的生活习惯
但有些“不太好”的习惯
可能会给健康带来一些“隐患”
图源网络
小伙伴们是不是和小科一样,从小就被家里长辈要求,每天要喝一杯牛奶。长辈们更是在耳边不停的念叨着喝牛奶,喝骨头汤能补钙,有益身体健康.....
这些生活中的日常行为真的能给身体“补钙”吗?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一下:
01
长时间过量饮用咖啡和浓茶
“喝杯咖啡”已经成为了不少小伙伴的“生活仪式”,电视剧中的“职场达人”更是咖啡“不离手”,“从早喝到晚”。
咖啡中含有多种物质,主要包括咖啡因(提神的主要成分),单宁酸(久煮后会分解为焦梧酸,使咖啡口感变差),酸性脂肪和挥发性脂肪(咖啡香气的来源)等物质。
图源网络
如果长时间的喝咖啡,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体的排尿量,从而导致体内钙的排出量,增加罹患骨质疏松等疾病的风险。
因此,建议小伙伴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咖啡的摄入量。
广西疾控上发布的文章曾提到过,建议每人每天摄入咖啡因的量应在400毫克以下。
以一份速溶咖啡为例,其中的咖啡因含量约为50-70毫克,故每天不宜超过6份。一杯手冲咖啡的咖啡因量大致在100毫克,故而每天喝3-5杯较为适宜。
图源网络
其次,像浓茶、黑巧克力等,也是含有一定的咖啡因的。
如果小伙伴们在日常生活中偏爱饮茶,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喝一些淡茶。
茶叶含有茶多酚等多种对健康有益的成分,经白水浸泡,可溶到茶水中。
温馨提示:如果小伙伴们已经属于低钙饮食或者被确诊为骨质疏松患者,建议尽可能避免喝浓茶和咖啡等饮品。
图源网络
02
一日三餐吃的太咸
科普中国上发布的文章曾提到过,食盐的咸味来自于它的成分氯化钠。
钠在体内存在“多吃多排”的特质,通常情况下人体摄入的98%钠都是跟随尿液排出体外的。钠的代谢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钙的流失。
而尿钙丢失的钙约为体内钙潴留的一半,因此吃得太咸在一定程度上对骨丢失有很大影响。
因此建议小伙伴们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控制盐的摄入量。
图源网络
每天食盐摄入量建议控制在5g以下,约为平铺一啤酒瓶盖。(1 克盐=400 毫克钠)
03
过量饮酒
过量饮酒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维生素 D、钙的吸收,同时还可能会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,抑制骨形成。
简单来说就是,喝酒越多,骨头可能就越“脆”,越容易被骨质疏松“缠上”。
因此建议小伙伴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控制饮酒量。
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 版)》建议:成年人如饮酒,一天的饮用酒精量不宜超过15克。
图源网络
04
长期吸烟
长期吸烟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骨丢失增加,影响肠道对钙的吸收。
科普中国曾刊文提到过,根据Meta 分析显示,吸烟的人群骨密度要低于不吸烟的人。骨密度降低引起的骨质疏松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大骨折的风险。
其次,电子烟,其实也是烟。大多数电子烟的烟液主要成分是尼古丁、丙二醇、甘油等物质。
虽然电子烟里面尼古丁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调节,但含有的尼古丁依然不能小觑,尼古丁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成骨细胞、破骨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。
图源网络
总之,电子烟也对骨骼健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,而且使用电子烟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导致认知能力下降。
05
缺乏运动
科普中国上发布的文章曾提到过,大量研究证明,身体活动和运动训练对骨骼健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。
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刺激骨骼形成和代谢,还有助于延缓骨质流失。
不管是有氧运动还是抗阻运动,在一定程度上都对骨密度增加有着积极的作用。
不爱或缺乏运动的人,相比爱运动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会有所提升。
图源网络
因此,建议小伙伴们根据自身身体情况,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,身体达到微微出汗,稍许累,可以正常讲话即可。
06
选择错误的补钙食物
科普中国上发布的文章曾提到过,很多人的补钙意识很强,可不少人选错了食物。
例如豆浆、猪瘦肉、牛里脊和鸡胸肉等畜禽肉、骨头汤、豆腐脑等这些食物,并不补钙。
较为正确的补钙食物:豆制品,首选北豆腐、南豆腐、豆腐干、豆腐皮等。
图源网络
建议小伙伴们在日常生活中,要选对补钙食物,均衡饮食。
尽可能远离甜食甜饮料、吃东西避免过咸,尽可能戒烟限酒,养成日常运动的好习惯。
温馨提示:补钙在一定程度上对骨骼健康有益,但也并非补得越多越好。
因为补钙过多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铁、锌、镁和磷等矿物元素的生物利用率。
图源网络
如果钙摄入量超过了2100毫克/天,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肾结石的风险。
| 本文观点来源:科普中国、人民网等